淄博白塔镇:小微撑起特色产业“半边天”
鲁网9月1日讯(记者 李俊强 石磊)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作为山东省板簧产业第一镇,占领着山东省70%的板簧市场,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白塔镇向着建成国家级优质汽车部件生产基地不断迈进。
汽车部件生产车间
从“一颗星”到“满天星”
汽车部件产业即是博山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白塔镇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改革开放之前,这里曾经是国有的客车生产厂,集体所有的汽车配件厂,也是当时的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而随着改革开放,客车厂和汽车配件厂等企业改制,具有技术的工人选择在当地自立门户,形成了散是“满天星”的布局。
“白塔镇汽车部件特色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原来的老客车厂和汽车配件厂培养了大量具有技术的工人,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得益于当前国家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白塔镇党委书记黄向军向鲁网记者介绍说,汽车部件产业的发展也辐射了周边配套设施的发展,像汽车维修、汽车装饰等产业也迅速崛起,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汽车配套产业链条。
资料显示,2015年全镇财政收入30045万元,同比增长5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16.5%。令记者感到迷惑的是为什么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如此之大?
黄向军笑着解释说,去年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钢铁受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价格大幅度下跌,而板簧虽然价格也有下降,但是幅度很小。这一反一正之间,大大提升了板簧的盈利能力。
“小微”蕴含大能量
地方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按照“一核两区三片”、“北工南游东扩”、“生态优先、特色发展”总体布局规划,白塔镇政府编制实施了《山东(白塔)汽车部件产业发展规划》,提高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强度。
“老百姓上楼,是拿着钱还是拿着柴火,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果的标准。”黄向军说,为更好的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白塔镇争取到了800万资金用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和发展困难,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高良好的资金保障。
鲁网记者了解到,在今年3月份,白塔镇被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中小企业局联合命名为“山东汽车部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白塔镇现有小微企业110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多家,过亿规模企业6家,山东北汽海华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海华.835480.OC)在新三板实现上市, 山东安博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上柜交易。
北汽海华“新三板”挂牌仪式在京举行
“先吃螃蟹”的占便宜
企业的发展,注定是跟随政策市场变动。
“对我们民营企业来说,业态变化非常快,必须紧紧跟随政策和市场的脚步。” 北汽海华总经理李安邦向鲁网记者介绍说,原来国家的政策是半挂车载重量为59吨,现在改为了49吨,重量的压缩使得半挂车对于零件的重量有了格外的要求。
“这对我们板簧的材质是一种挑战。”李安邦说,在市场中,往往是先吃螃蟹的占便宜,汽车重量减少200公斤,意味着能多跑200多里地,所以我们目前正在研发新型的复合材料来制作板簧以减轻其重量。
白塔镇新建两个”孵化园“,鼓励企业到园区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加大科技资金投入,还与天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技术专利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着力提升工业水平、装备水平,发展高分子材料等项目。
悬挂减震装置
“三管齐下”解决人才问题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特色产业镇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的匮乏,“年轻的不来,有能力的不来”已经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阻力之一。
当记者在白塔镇的企业谈论何时进入“工业4.0时代”,他们给出的答案是:4.0时代需要基础——蓝领工人(即能够操作自动化)。
在白塔镇最大的龙头企业中,工人平均年龄已经40多岁,学历水平不高现象十分突出。
“为留住解决人才问题,我们将人才分为了熟练工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三类。”白塔镇镇长孙胜晖介绍说,对于熟练工人,用待遇福利将其留下;对于管理人才,采取“内培+外聘”的方式,即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的方式,在企业中开展职工教育;技术人才采用与当地本土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学校长期合作,在企业中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开展订单式培养。
汽车部件企业内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