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 起点要高要精
|
“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古代诗人如此描述小镇美景;而翻开现代小镇名册,基金小镇、梦想小镇、青瓷小镇、巧克力甜蜜小镇……或钟情于美食,或倾心于互联网,或注重于地域特色,让人流连忘返。在这次“两会”中,很多代表也对建设咱自己的特色小镇提出建议。 特色是生命是活力是竞争力 人大代表何志方说,建设特色小镇首先要明确其概念,是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虽然“小”,但凭借其突出的特色吸引游客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现在的特色小镇,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对现在的特色小镇建设应该颇有启迪。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兴起于浙江。如今,到小镇品茶,作画,或烧一件青瓷,甚至是创业,已经成为浙江的特色小镇为人们提供的选项。 “特色小镇要有差异化。”何志方说,现在去浙江学习是学标准、细节、管理和感觉,而不是把别人的小镇生搬硬套,建设精美特色小镇要符合我们的山水、文化和资源等条件。 那么,在建设特色小镇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呢?何志方代表建议,对特色小镇来说,特色是生命,是活力,是竞争力,如果找不到特色,宁可不建。 取长补短 建属于陕西人的特色小镇 “我们要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和做法,将其 碾烂 揉碎 透彻分析。” 何志方说,自己曾多次调研国内外特色小镇,日本的京都就是我们唐长安的复制品, 有一条街叫朱雀大街,到现在都在服务当地居民以及繁荣地方经济。 同时,要抓住国际国内一些优秀的案例,比如欧洲、日本的一些案例,浙江已有的梦想小镇、基金小镇案例,在中西部也要找一批典型经验。同时,也要总结一些失败案例来分析。取长补短地建设属于咱陕西人自己的特色小镇,让国内外游客来西安不仅能看到古老的文化遗产,也要在特色小镇游玩尽兴,让游客来了还想来,住了还想住。 要建人见人爱的特色小镇,有山有水怎么建?城市中怎么建?文化遗址旁怎么建?一定要深入调研细心研究。因此特色小镇不但短期要经营好,长期要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甚至几百年后还能为后代创造价值,将其发扬、传承,这才是我们建设特色小镇的目的。 不能粗制滥造 不能一味求快求大 何志方说,西安的定位是国际化大都市,因此建设起点要高,不能粗制滥造,也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做产品要求“精”,不能一味求快、求大。 陕西有巍巍秦岭、有八水绕长安,要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利于地域自然环境,建设有特色的小镇。 “房子很大,但是有吃没喝、茶不热饭不香,对人不热情,别人也不喜欢到你家做客。”何志方举了个生动的例子,认为特色小镇定位准确还必须有好的设计、施工和后期运营管理,方能用带动经济“追赶超越”。 何志方建议,特色小镇建设应该解决产业培育、融资渠道等问题,建设特色小镇,政府从大局着手,企业从细节着手,政府部门主要在宏观层面合理指导并进行规划监督,建设主体应该主要依靠企业家,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但是,不管怎么建设开发,都要把保护自然生态作为前提。”何志方说。 用特色小镇理念建设老城区特色街区 提起咱西安的特色街区,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回民街”。其实老城区的特色街区并不少,如何按照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推进老街区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呢?昨日,人大代表和文全谈了自己的建议。 和文全告诉记者,莲湖区比较有名气的特色街区有三条:北院门风情街,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回民街,黄金周时每日接待游客20万人次,其特色是旅游、清真美食;大唐西市特色是文化、旅游,汇聚了遗址保护、文物展览、古玩鉴赏等内容,是丝绸之路风情的展示交流平台;老城根Gpark,是全国首条“一带一路”国际特色商业文化街,是一条引领时尚消费的商业街。 “但是这三条特色商业街,如果按照特色小镇“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功能融合的要求衡量,都有短板。”因此,他建议围绕“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功能融合发展,抓好特色街区建设,首先提升有名气但档次低的特色街区,重点是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在原有北院门风情街的基础上,以周边相邻的大皮院、西羊市区域特色街区建设为切入点,统一规划设计,对街区建筑、立面进行提升改造,完善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纵深拓展院落空间,优化调整业态布局,促进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与清真食品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和文全建议,拓展品质好但空间不足的特色街区,完善体量大但产业不强的特色街区。譬如对新建的老城根Gpark,在文化和旅游上做文章、讲故事,加快培育商业、餐饮、娱乐为基础,文化、旅游、休闲为补充的街区业态,完善整体功能,打造公园式商业娱乐休闲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