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丝绵被“盖”出特色小镇

2017-11-23 13:59:00 来源:中国信息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今年4月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丝绸小镇”荣誉称号,与此同时,“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也隆重开园。镇里还举办第四届蚕花节,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为丝绸小镇的发展献计献策。震泽镇的崛起,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通过深入的专题调查发现,一个“特色小镇”的崛起与特色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培育特色产业是重要基础

  据历史记载,吴江生产的“辑里蚕丝”曾经是清宫贡品,雍正、乾隆皇帝的龙袍就是“辑里蚕丝”做的。它以天然、绿色的形象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而传统的丝绸家纺仅限于绸缎被面,被老一代消费者当作结婚的必备礼品。但由于提花织造产品厚重,难以打理,且价格昂贵,难以成为家纺中的主流产品。要想实现传统丝绸产品的“华丽转身”,并从真丝家纺领域脱颖而出,就必须摒弃原来丝绸产品的一些弱点,研究开发时尚、轻薄、美观、实用的产品,凸显产业特色。

  以苏州山水丝绸有限公司为例,在第20届中国丝绸交易会上,该企业展销的蚕丝被一抢而空,并荣获“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称号。同时,他们还根据市场需求,先后开发了“可以水洗真丝凉被”,成为蚕丝被中的创新产品,投入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国蚕丝被的销售量超过500万条,年销售收入超过40多亿元,而震泽镇生产的蚕丝被产量已超过100万条,销售收入8亿多元,占全国产量的1/5多,并成为吴江的一个新兴产业。

  延伸产业链是重要环节

  有了主导产业,还必须着力延伸产业链,这是一个特色小镇崛起的重要环节。震泽镇家纺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做优,积极运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改造,产品逐步向下延伸。先后研发了真丝被套、真丝睡衣、真丝内衣、真丝拉绒围巾和蚕沙蚕丝枕头等系列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蚕丝的附加值。如以蚕丝作为内质的蚕丝被,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等功能,是公认的天然绿色环保产品,真丝睡衣和内衣均受热捧。

  为了创品牌、拓市场,家纺企业努力拼搏,争创名牌。目前,在全镇蚕丝被行业中有江苏省名牌产品3个、江苏省著名商标2个、苏州名牌产品4个。被人们誉为“五朵金花”的“慈云、太湖雪、丝立方、山水、辑里”等家纺企业各得其所,各展风姿,并成为“特色小镇”一张张亮丽的明片。据统计,2016年全镇丝绸家纺产值达到14亿元,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芬兰、韩国等10多个国家。

  创建产业园是重要平台

  产业集聚是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推动震泽镇丝绸业发展,当地精心打造出了“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

  产业园地处震泽镇西侧,利用原国营震丰缫丝厂的旧址,第一期工程占地30亩,总投资达1亿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这里集产品展示、文化展览、质量检测、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将为吴江乃至苏州、江苏地区的丝绸产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在开园仪式上,中国丝绸协会会长杨永元授予震泽镇“中国丝绸小镇”荣誉称号。同时还启动了“震丰缫丝厂再利用改造方案”,向首批入园的12家企业颁发水晶证书,并向入园的新申孙林工作室和丝立方旗袍定制工作室两家大师工作室发放了钥匙。

  震泽镇党委书记陈琦认为,创意产业园是创新的园区、富民的园区、开放的园区。它将为丝绸产品展示搭建平台,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为业界交流开辟空间,更为国内外研发和设计人才创造机会。

  丝创园将不断提升丝绸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丝绸与文化的紧密结合,激活丝绸小镇的产业内核,培育更多的知名品牌。随着丝创园的启动,丝绸小镇无疑将被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为全镇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