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规范“着装”让特色小镇行稳致远

2018-01-15 15:34:00 来源:东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1月13日在长沙举办的首届中国特色小镇论坛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统一规范,严格控制建设数量,取消一次性命名,统一实行宽进严定动态淘汰的达标制度。(央视新闻 1月14日)

  近年来,不少地方煞费苦心培育的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成为地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毋庸讳言,打造特色小镇是做大做强做优地方经济的“杀手锏”,但能否做到以人为本、符合规律发展、契合地方实际,谨防盲目发展、一哄而上,必须跳出旧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加快创新转型,寻求发展新突破。发改委这次明确表态统一规范特色小镇的“着装”,此举可以有效防治“新瓶装旧酒”,让特色小镇还原真正的“特色”。

  众所周知,特色小镇是在新历史时期、新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环视当下,特色小镇总让人觉得像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某些地区在建设旅游特色小镇过程中,将房屋一律改成某派风格,认为这就是特色。其实,效仿式的理念往往衍生出山寨建筑,容易导致“千城一面”,哪还能称之为特色?须知“特色小镇”不是一顶帽子,戴上便万事大吉。在我看来,“产业独特+颜值担当”才是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练好“内功”、深耕地域特色这道考题各地需认真作答。

  随着特色小镇的发育成长,“一窝蜂”式的野蛮生长难免让部分小镇流于形象工程,甚至上演千城一面的雷同产业格局。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打着特色小镇的旗号,背地里搞圈地运动,“房地产化”倾向明显。为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从严控制特色小镇房地产开发。四部委对特色小镇敲警钟、拉红线,为特色小镇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部委联合发布的若干意见,给出了统一规范的“着装”标准。接下来,相关职能部门亟需整合各方力量、打出组合拳,加强监督检查,进行科学评估,有序有力引导特色小镇步入正轨。令人欣喜的是,目前的特色小镇已实现从政府推动到引入市场机制进行考核,有进有出的动态考核首次提出,意味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数量要求和政绩考核的纠偏机制,有助于特色小镇更具“特色”、更接地气。

  特色是小镇的元素,规范是发展的基础。特色小镇只有在统一规范上做好文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行稳致远。当下,特色小镇已转向一个新的风口,如何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路子,唯有对标找差距、对表抓落实,方能让特色小镇这张“名片”越擦越亮、闪闪发光。

责任编辑:王琦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