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厂房变身工业设计小镇
5月16日上午,武汉市硚口区京汉大道特1号,“D+M工业小镇”对外开放。
这是武汉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目前华中地区首个设计产业集群,由武汉市硚口区政府、深圳浪尖集团共同打造。
开放首日,由浪尖设计集团牵头,与深圳华洋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学、研、资各界伙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老厂房华丽转身
搭乘轻轨1号线从硚口路车站下车,一路走到仁寿路和双厂巷交会处,就是“D+M工业设计小镇”所在地,也是化工厂老厂区旧址。
武汉化工厂曾盛极一时,2011年破产,厂区内留存有六栋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
两栋两层办公楼为法式建筑,有百余年历史;三座并排而立的车间为日式建筑,大部分采用木制结构,有80多年历史;一栋两层楼房,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苏式建筑。
这些建筑将作为工业遗产保留下来,展示汉口百年工业史。
梳理历史脉络,工业设计小镇周边方圆数公里土地上,曾诞生武汉的第一根火柴、第一块肥皂、第一滴自来水、第一度电等多个“第一”。新中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也出自此地。
10年内孵化200个团队
高架上,轻轨驶过;高架下,格局大变。
厂区内,新建一栋设计感十足的五层建筑:一楼布局3D打印中心、快速原型制作中心。二楼设置D+M智造体验中心、产品实验室等。三楼是产品设计中心和交通工具设计中心,还有小镇运营平台。四楼、五楼则布局高校联合研究院、创新孵化中心。
武汉“D+M工业设计小镇”占地40余亩,规划面积6.5万平方米,以“一小镇六组团”创新模式,构建设计创新组团、研究应用组团、孵化创新组团、产业链整合及智慧工业组团、教育培训组团以及服务配套组团六大组团,推进集群式发展。一期开放1.2万平方米,开放六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包括产品设计、供应链设计、线下CMFT研究应用展示、CMFT技术交流培训、快速原型制作、产品检验检测、小批量生产以及各类创新思维交流、高校项目技术支持等全产业链设计创新相关业务模块,协同高校机构研究创新、协助创新技术研发。
按照规划,10年内,武汉“D+M工业设计小镇”将创造1万件知识产权,服务1500家客户企业,整合联动产业链上下游3000家企业,创造4000个就业机会,孵化200个创新团队,服务于中部制造业创新。
打造华中工业设计发展高地
深圳浪尖集团创始人罗成说,武汉“D+M工业设计小镇”是浪尖集团的第二。
浪尖集团总部位于深圳,在国内13个城市均有布局。罗成介绍,布局武汉项目是最高版本、标杆型业态,志在成为华中乃至全国领先的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创造生态平台。
仅隔着京汉大道,标致雪铁龙亚太区总部落户越秀财富中心。挂牌新三板,与菜鸟、迈瑞等知名公司密切合作的普罗格公司,特将总部从北京搬到武汉,同样入驻越秀财富中心,正全力冲刺“独角兽”。
在硚口,以企业总部为代表的工业服务业正在加速集聚:2017年,葛洲坝集团、中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等22家总部经济企业,税收过亿元。汉江湾云谷建设取得可喜进展,声荣环保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精英盛华、德发信息、金东方等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猪八戒网武汉园区盛大开园,打造全球知识工作者共享平台。
一方面,工业企业生产环节纷纷外迁,近年来飞出一批“不死鸟”,如远大医药、武汉有机实业、双虎涂料、武汉无机盐、航天电工等;另一方面,企业“大脑”如管理、营销、研发、结算总部纷纷留驻。
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董广利说,当前正值武汉成功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和继续承办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的良好机遇,“D+M工业设计小镇”的建成开放,将帮助武汉更好地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打造华中地区工业设计发展高地。
一度沉睡的老工业基地,已经激活!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持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推动硚口乃至武汉高质量发展。(来源: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