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特色小镇变成地产项目
新华网郑州7月16日电(李绍光)最近,笔者参观了一个特色小镇,近万亩土地上,原来的1000多户农家院被拆掉,5000千余亩耕地被占用,建成了一片片风格迥异的高层商品住宅楼。当地群众调侃说:“这里就是有特色,房子大,价格贵嘛。”
近两年,在一些地方,建特色小镇成了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式,特别是距离大城市不远的县(市)。所建特色镇对外宣称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和传统民俗。实际上是大拆大建,一批古建被毁掉,大量农田被圈占,少则四五千亩,多则一两万亩。农民原先住在自家庭院里,房前屋后有菜有花,过着舒适生活,小镇建成后被赶上高楼,失地后工作不稳定,没有着落。
众所周知,国家提倡建设特色小镇的本意是,充分发挥当地某一产业优势,或保护传统工艺,传承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而现在却变了味,走了样,盖高楼,卖洋房。挂特色镇招牌,兴房地产之实。明知特色小镇的路走偏了,为何没有刹车呢?说明白了,这是一些地方的主要领导目光短视,认为搞房地产来得快,不想费力抓实体经济;也有个别干部想利用拆迁安置,浑水摸鱼,从中获取巨额利益。如此,广大百姓利益谁来保护,国家的土地红线如何坚守呢?由此看来,把特色小镇搞成地产开发,绝非小事,关系农村能否真正全面建成小康,关乎一个地方长治久安!
责任编辑:王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