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美丽农家宛如江南 特色小镇风情满满

2018-11-30 16:22:00 来源:辽沈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美丽乡村建设前,农村的街路情况。

  

  美丽乡村建设后,农村面貌大变样。

  

  村路硬化不起尘土了,开心的大秧歌扭起来。

   

  “原来门前是烂泥塘啥都往里扔,风一刮全是灰;现在变成污水处理净水池,荷花水草可美了。”曾家村56岁村民孙艳春感受到的变化,是盘锦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孙艳春家吃上了24小时的自来水,用燃气壁挂炉取暖,室内卫生间有抽水马桶,生活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点净化,垃圾日产日清有人上门收集分类……“我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城里没啥区别,甚至比在城里呆着更舒服。”孙艳春说。

  垃圾也分类了

  分对了还有奖励

  盘锦市在全省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大环卫体系建设,选聘2000余名村屯保洁员

  “我家的地势不好,门前原来是一个烂泥塘臭水坑,村里人的破烂东西都往那里扔,烧炕扒出的灰,破塑料一团一团的,一刮南风呀,满院都是灰,塑料吹起来挂得哪都是。”坐在阳光充足的房子里,孙艳春回忆十多年前的情景。

  垃圾日产日清,有人上门收集,分类正确有奖,这些在城里听起来都是新鲜的事儿,在盘锦农村已经实施了。

  曾家村村委会副主任孙力介绍:村里有420户人家,现在有5名专职村屯保洁员。“做饭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放在屋外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茄子秧等不要的秸秆要捆好,这些东西每天上午在指定时间段放在院外,保洁员开着电瓶车来收集。”垃圾分类对了,保洁员就会奖励这户面值5毛钱的小票。小票攒多了,可以到村里换米面油。

  盘锦市在全省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大环卫体系建设,选聘2000余名村屯保洁员,承担每个村民组的保洁、护路、护树等职责,全市农村垃圾实现常态巡查、定点收集、定时清运。

  以前摇辘轳打水现在吃上自来水啦

  健全乡村规划、加快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发展

  针对盘锦市经济基础好,市域面积小,国有农场相对较多的实际,2013年,盘锦市被列为全省唯一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市。

  工作要部署,思路须先行。2013年以来,盘锦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以补齐农村短板为抓手,按照“全域、全面、常态、长期”的工作思路,在健全乡村规划、加快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发展、强化乡村管理上持续发力,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323个行政村除动迁村外,全部建成了美丽村并持续提档升级,全域化美丽家园初步形成。

  走进榆树街道曾家村,一个个农家院,白色围墙灰砖勾白缝,淡黄色的木制院门高端大气,行道树精心修剪错落有致,经过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恍如走进江南古镇。

  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是核心工作之一。水是生活饮食的首要构成因素,喝上一口好水是农村人多年来的期盼。走进孙艳春家的厨房,拧开水龙头,水流很足而且清澈,24小时供应不断流。“我们这里的水是从大伙房水库引来的水呢。”孙艳春说,单从吃水这一个事儿就能看出农村的巨大变化了,“最早是摇辘轳打水,后来是压水井,再到村里自己打井供水,现在咱和城里人吃一样的水啦,我们可满足了。”

  以前草甸子遍布现在道路整齐房舍亮堂

  文化的繁荣给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底蕴,让美丽乡村的内涵更丰富、层次更深刻

  村貌整洁了,吃穿住行样样不差了,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也要给予满足和提升。曾家村道路两侧的文化墙上有图解《新二十四孝》,还有描述美丽乡村建设的图片展示,村民手机里存着大伙儿跳广场舞的照片和视频,文化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同时,文化的繁荣也给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底蕴,让美丽乡村的内涵更丰富、层次更深刻。

  70岁的刘万成老人爱好收藏,业余时间搞收藏已有四十年,藏品包括农具、家具、票证、字画、戏装甚至是儿童玩具,藏品之多连自己都没法统计。

  刘万成手绘了1960年和1970年的曾家村平面图。“你看看1960年、1970年的曾家村规模,再对比一下现在的曾家村全景照片,这变化多大。从一个苇子沟环绕,荒地、草甸子遍布的村落,变成了道路整齐、房舍亮堂的新农村呀。”

  农村美了靓了农民腰包鼓了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培育农村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村美了靓了,农民文化生活丰富了,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怎样把“美丽”转换为生产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守家在地就能创收?

  盘锦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培育农村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着力将环境优势、建设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孙艳春听说政府要推出民宿旅游,“把自家的房子改造一下,吸引游客来消费,这事儿值得干。”孙艳春家的房子改造一共投入了70万元左右:每个房间和过道都安装了消防逃生指示牌;每个房间都有WIFI覆盖……

  孙艳春没有透露办民宿这两年的具体收入金额,只是抿着嘴笑:“在家接待游客就有收入,可比种地打工强多了。”

  在曾家村,像孙艳春家这样的民宿有5家。截至今年8月,盘锦全市共建成民宿(农家乐)560户、民宿床位3630张;在建民宿(农家乐)589户、床位约5000张。

  盘锦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见到了成果:大洼区赵圈河镇、盘山县胡家镇被评为国家级特色小镇;二界沟的渔雁文化小镇,唐家镇的碱地果蔬小镇,二创村的鲜族风情小镇等正在培育创建之中,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责任编辑:张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