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山东这些“小镇”的做法好使

2019-08-02 15:23: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沂源县历山街道:一卡兜底,确保贫困群众“两不愁” 

  针对辖区内重残、长期卧床不起、高龄(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深度贫困人群及人均年收入较低的贫困户,沂源县历山街道通过发放一卡兜底救助卡,确保贫困群众“两不愁”精准落实到位。 

  一方面,历山街道制定下发了《历山街道关于对建档立卡“四类人员”开展一卡兜底救助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救助领导小组,负责救助方案的实施、上报材料的审查、物资的订购、发放及被救助人员动态管理等工作。各村居、社区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确定救助对象,经街道审批后,根据健康饮食标准,结合当地饮食习惯,为救助对象按照每人每年1500元的标准发放给每人一张救助卡,救助内容为米80斤、面200斤、油20斤及三季衣服。 

  另一方面,街道对救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半年调整一次,对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和困难群体救助标准的,及时移出救助范围,对新发生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历山街道一卡兜底政策满足了被救助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生活有保障,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高青县青城镇:“我为贫困户做一件实事” 

  “一二三,三二一,扶贫有了好主意;书记好,好书记,解难帮困真给力;腰包鼓,腰杆直,党的恩情心中记。”这是高青县青城镇北六合村的低保贫困户姚凤贞,在村里的党群服务站拿到《分红手册》时随口编的顺口溜。 

  高青县青城镇结合村(居)规模调整后由111个村缩减为25个村和1个农村社区的实际,创新实施抓党建促脱贫“三二一”项目建设,用“绣花”功夫做实做细扶贫工作,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政策)556户1061人实现稳定脱贫,为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2018年,青城镇集中开展了以“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的三级书记扶贫大走访活动,镇、管区、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带头倾听心声、解决困难:镇党委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逐一走访调研;各管区书记主动跟进,推动问题解决在一线;村党支部书记广泛参与,准确掌握村情民意,确保走访不留盲点,累计为贫困户解决困难600余件,答疑解惑1000余次,用实际行动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除了“三级书记走访”,青城镇协同推进两区共建、得益流转、电商扶贫“三个项目建设”,深入挖掘主题党日、第一书记、党员志愿服务队“三个作用发挥”,着力放大扶贫联动效应。其中,两区共建项目,整合利用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74万元,打造占地60亩汽车用品产业园扶贫基地1处,共建设15栋标准化车间,累计为贫困村、贫困户分红260万元。 

  去年以来,青城镇积极开展“我为贫困户做一件实事”活动,倡导联户党员干部及时掌握贫困户最新享受的各项政策、目前收入,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建立任务台账,每月至少为联系户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实行销号管理,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同时,将“我为贫困户做一件实事”活动开展范围拓展到全体村干部,要求村班子成员必须到各自然村开展扶贫工作,为村(居)规模调整后,新村“两委”吃透村情、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条件。随着活动的开展,在青城镇已经形成联户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为贫困户做实事、做好事的浓厚氛围,凝聚起“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的强大正能量。 

  聊城东昌府区侯营镇:贫困儿童免费进夏令营 

  暑假期间,聊城市东昌府区多地的农村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行动起来,免费开设夏令营、辅导班、学习班,吸纳了周边不少“留守”孩子参加,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7月17日,在东昌府区侯营镇侯营村红色村史馆内,40余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正在上课,聊城监狱民警刘燕为这群十多岁的少年讲解法律问题,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侯营镇假期学校感恩励志夏令营发起人王忠祥告诉记者,此次夏令营共分三期,每期一周,第一期参加者是侯营镇政府选定的贫困户家庭子女。扶贫更要扶志,从贫困孩子抓起,帮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导向。 

  整个夏令营的运转全由志愿者负责,王忠祥说,夏令营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前来当志愿者。北京外国语学院大学生刘逸中通过家人得知了这所假期学校,主动来到侯营假期学校,担任孩子们的辅导员。大学生王超凡、修雅、王一帆曾经是侯营镇假期学校夏令营的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在暑期又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夏令营的工作中来。同时,侯营镇假期学校夏令营也吸纳了侯营村不少热心的村民志愿者。 

  为了支持假期学校夏令营的正常运营,侯营镇党委、政府干部纷纷捐款、捐物。就在记者采访时,侯营镇党委委员宓令刚、副镇长段瑞鹏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批蔬菜送到了夏令营的厨房。 

  侯营镇杨庄村今年开设了暑假国学堂,吸引了20多个孩子前来免费学习,5名大学生志愿者也参与其中。 

  侯营镇党委书记李存忠说,机关干部、退休职工、热心村民、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在党支部的整合下,组成了一支热心公益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把丰富孩子暑期生活作为开常态化工作目标,打造出了远近闻名的侯营假期学校。 

  阳谷县十五里园镇:扶贫特惠保险为贫困户“减负” 

  “我患有直肠恶性肿瘤,在济南住了好几次院了,我参保的扶贫特惠保险,报销了3328.47元,再加上大病保险的报销,减轻了不少负担。”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田庄村村民田仁臣告诉记者。 

  为确保扶贫特惠保险工作顺利落实到位,阳谷县十五里园镇专门组建了村级队伍,对全镇选拔的53名文化程度高的年轻扶贫专干进行了培训,主要负责各村的扶贫特惠保险宣传、报销材料收集、报案、现场维护等工作。在上级扶贫特惠保险办理流程的基础上,该镇所有报销手续均有专干搜集、所有意外家庭险均由专干办理、所有协调工作具有镇扶贫办协调,做到贫困人员在家式报销。 

  据介绍,今年十五里园镇592户贫困户已全部参加扶贫特惠保险。 

责任编辑:韩黟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