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神山镇 “天下第一蒜”的“特色产业+ ”路径

2017-11-20 10:0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20日讯(记者 王琦崴)南方人爱吃辣椒,北方人青睐大蒜。而位于位于兰陵县城东部的神山镇,是苍山大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因所含大蒜素明显高于其他产区而被誉为“天下第一蒜”,素有“神州大蒜看苍山,苍山大蒜数神山”之说。神山镇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大蒜资源,建立了蔬菜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全镇已有企业280多家,从业人员18000余人,形成了蔬菜食品加工出口、物流配送、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其中蔬菜加工生产企业220多家,2017年特色产业销售收入30亿元。

  一大半的耕地上种上了大蒜

  神山镇素有“兰陵东大门”之称,全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38个行政村,4.8万人,5.6万亩耕地。“一大半的耕地上种上了大蒜。”神山镇神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怀明对鲁网记者说,神山镇的大蒜有3个神奇之处。“第一是大蒜素含量高蒜;第二是蒜种越种越好,不会出现退化;第三是存储期长达两年,就连蒜薹的保鲜期都很长。‘天下第一蒜’可谓实至名归。”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神山镇确定了建立以大蒜为核心的特色产业的路线。“主产品有了,想要发展产业,还要充分结合其他优势,我们镇的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水、土、大气等自然资源符合有机农业标准条件;二是交通条件便利:位于临沂市半小时生活圈内,临枣高速、京沪高速、206国道、临沂西外环在境内交汇。

  结合自身条件,神山镇量身打造了一套发展特色产业的方针。

  首先是加强对大蒜产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研究制定促进大蒜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大蒜产业发展的指导,及时协调处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是强化宣传,打造大蒜蔬菜品牌。加大大蒜、蔬菜产业宣传力度,特别是对顺发基地“田之歌”蔬菜品牌,“福龙山”食用菌品牌、“神和”FD系列品牌,加大宣传,强劲推介,提升知名度。

  然后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一方面,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包括专业人才引进、融资政策、土地征用政策等,营造蔬菜产业开发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增加对蔬菜产业的投资力度,重点在无公害大蒜蔬菜基地、特色蔬菜基地建设以及技术创新、市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最后是高度重视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先后建立健全了商会、大蒜协会、蒜米协会等县级以上农民专业组织28个;投资6000多万元创建了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实现了先进食品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共享;在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年间财政税收翻一番

  经过30余年的发展,神山镇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该镇利用企业优势形成集团优势,使蔬菜食品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更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重点开发采用冻干技术、真空烘干技术等新型技术的脱水蒜米的产业发展。同时,该镇建立了现代冷链系统及中心,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另外,民营经济园区也已初具规模。

  “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人口的城镇化会促进土地的流转,从而为农业集约化发展创造条件。农业现代化会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减轻环境压力。准确把握政策机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至今,神山镇特色产业对城镇建设拉动作用明显,4年间,群众收入增长70%,财政税收收入由不足2000万元,到去年4500余万元,城镇综合竞争力和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央、省、市多次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为我们镇提供了重要机遇。”我神山镇顺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向,积极培育大蒜和蔬菜产业纵向发展,坚持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突出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两个重点”,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适应需求变化,发展个性定制、增加有效供给,抢抓菜博会机遇,突出绿色低碳、清洁生产、节能环保,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产业跨界融合增长点,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聚合力、谋新篇。

  更高目标远在国外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神山镇也是经历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例如,品牌效益不强,市场狭小的问题。对此,该镇重点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专业村,蔬菜加工龙头企业,蔬菜营销经纪人等,形成强大合力。同时,镇政府牵线搭桥,协调引进大蒜蔬菜生产和加工企业,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业投资大蒜蔬菜产业。另外,大蒜产业利用菜博会等媒介,在走出去上大做文章,上海、北京等市场占有率明显增强。还有,神山镇结合实际情况,完善产地环境、加工包装、运输贮藏保鲜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使蔬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重点抓好产地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生产过程管理培训、蔬菜加工的监管、蔬菜病虫害防治等五大环节,统一了标准。

  在发展规划方面,神山镇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要求,坚持产业的“两带”发展原则,即:以北部为主的蔬菜生产带和南部为主的大蒜生产带。二是措施要实。培育拳头产品,拓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充分发挥越洋等基地带动作用,切实延长产业链条,发展蔬菜旅游、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升级。三是强化营销体系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蔬菜、大蒜协会。大力培育壮大大蒜蔬菜乡村经纪人队伍,拓展市场,进而打出品牌精品,走出家门,跨出国门。

  记者手记:

  产业+技术+人才让神山镇特色产业“辣么美”

  记者驱车体会着神山镇,亲眼看到,每一块绿色的土地上都萌发着青嫩的蒜苗。走进企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辣意,精神不由为之一震。随手拿起一头大蒜,不是4瓣就是6瓣,都是能在市场上买得高价精品。餐桌上,一般的菜品里加入了大蒜,香而不烈,辣而不辛,让人回味无穷。一番游历下来,才明白为什么“神州大蒜看苍山,苍山大蒜数神山”。

  大蒜素能够有效防癌,常吃大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神山镇的生活水平不算优越,确实个实实在在的长寿之乡,胃癌发病率是全国最低的。”镇长李怀明掷地有声地说。如今大蒜的保健价值已经被世人所了解,各种大蒜素的提炼产品已经见诸市场。

  神山镇政府坦言,虽然拥有“天下第一蒜”,且特色产业集群经过30年发展,已经初见规模。“但是可以预见,在突破现有瓶颈后,下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将是高新技术层次问题。”只有开发出大蒜素提炼和大蒜深加工,才能充分发掘神山大蒜的真正价值,并转化为相应的产能和市值。“和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引进技术人才,将是神山镇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