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特色产业流光溢彩 鲍沟镇的玻璃精深加工之路
鲁网12月8日讯(记者 王琦崴)位于滕州市南部的鲍沟镇,既不是交通要塞,也不是原料产地,却用了近40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玻璃精深加工的康庄大道,打造了产值以百亿计的特色产业集群。“谁能想到,这一切的本源,只是一个最终破产的平板玻璃厂。如果没有几代镇党委和政府班子的坚持如一,如果没有鲍沟镇人民几十年的心血浇灌,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工艺玻璃之乡,也无从站在现在的高度去眺望明天。”鲍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鹏如是说。
一厂改变一域,从农业小镇到工业强镇
鲍沟镇总面积74.6平方公里,辖66个行政村,共有8.3万人口。从历史角度来看,该镇农业基础条件优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镇;同时也是个历史文化名镇,境内存有古遗址、古建筑等60多处,是著名书画家王学仲、马世晓、闵荫南的故乡,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鲍沟镇的名字和玻璃产业挂钩,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至今走过了4个阶段,才最终成为典型的工业强镇。
第一阶段是1980年—1990年:上世纪80年代辽宁省援建了滕州市平板玻璃厂,在它的带动下,鲍沟镇的玻璃产业逐步兴起;第二阶段是1990年—2001年:滕州市平板玻璃厂经营下滑,被迫停产、破产。下岗工人转而以玻璃贸易为生,带动玻璃产业发展,加之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鲁南玻璃商城”名号迅速在全国打响。第三阶段是2001年—2013年:平板玻璃厂实行改制,由金晶集团有限公司接手,成立了山东金晶玻璃有限公司,随着四条生产线的投产,带动周边玻璃深加工业逐步取代玻璃贸易成为产业的中坚。第四阶段是2013年以来,中国玻璃城项目的启动,玻璃产业从深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开启了玻璃产业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饮水思源,虽然滕州平板玻璃厂不复存在,但它的兴建和发展,为鲍沟镇培养了大量懂技术、通销路的本地产业工人,才带动了之后自发滚雪球式的产业发展。”王鹏说。
产业集群形成,打造中国工艺玻璃之乡
如今的鲍沟镇,玻璃基地达到6平方公里,拥有各类玻璃企业217家,其中原片企业1家,从业人员4.2万人,年产各类玻璃产品3.2亿平方米,是江北最大的玻璃集散地。2016年,全镇玻璃产业实现产值132.7亿元,同比增长22.6%。目前,鲍沟镇建筑装饰装修玻璃和艺术玻璃产量居全省第一、国内第三。
由于在特色产业建设方面的突出成绩,鲍沟镇先后被评为“国家火炬滕州市玻璃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中国工艺玻璃之乡”、“中国制镜业基地”、“山东省首批特色产业镇”,镇上的产业园区也先后荣获“山东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山东省智慧园区”、“山东省创业示范园区”、“山东省优质玻璃深加工示范基地”、“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另外,在民间和业界,鲍沟镇同样搏出了两个响亮的称号:“中国玻璃界的温州”和“中国工艺玻璃之乡”。今年9月份,山东省政府将滕州市鲍沟工艺玻璃小镇纳入山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从“深”到“精深”,践行新政策迎来又一春
近几年来,鲍沟镇在玻璃深加工方面做到了极致,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一度面临着瓶颈。此时,国家推动的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又为该镇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契机:从“深”到“精深”,加快推动玻璃产业高端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做好项目带动、平台推动、科技驱动、外贸拉动“四轮驱动”文章,有力促进玻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鲍沟镇党委书记朱绍猛表示,应牢固树立“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工业发展思路,依托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引导,促进玻璃产业的集聚发展。
王鹏说,在具体过程中,鲍沟镇共做了以下四大类的工作。一是坚持项目带动,突出规模优势:紧紧围绕打造“百亿产业园区”目标,着力招引科技含量高、体量块头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二是坚持平台推动,服务支撑明显:重点推进了“四大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是坚持科技驱动,产业活力充沛:今年以来,鲍沟镇依托“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推动玻璃产业迈向中高端。四是坚持外贸拉动,抗风险能力强: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跟踪服务、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等方式,在巩固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火力全开”之下,鲍沟镇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举办了山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年启动仪式,被各界给予高度评价;推进了“四大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重点实施了等6个企业技改项目,并全部建成试运营;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徐州科威年产4万吨高档玻璃器皿项目、济南艾勒高端玻璃工艺品项目等——年内将投产达效……今年1-9月份,鲍沟镇玻璃产业实现产值103.5亿元,玻璃产品出口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13.8%。
推进四战略,建设规划被划为省重点
下一步,鲍沟镇计划把中国玻璃城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点,通过完善研发、物流、会展、商贸、信息、融资等配套产业体系,千方百计引入大企业集团,发挥鲶鱼效应,加快玻璃产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壮大龙头企业、规范发展中小企业,逐步将滕州玻璃精深加工基地打造成为产业聚集度更高、配套更完善、技术创新能力更强、服务更专业的国内一流特色产业基地。
为了实现目标,鲍沟镇制定了四大战略规划:一是完善基地详规,提升产业载体。依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编制的产业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完善基地生产、展贸、研发、物流等功能分区,为企业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二是加快推进中国玻璃城建设,健全融资、展贸、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服务平台,全力打造中国玻璃行业新地标;三是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发展“高、精、新、特”产品,进一步叫响做大“滕州玻璃”品牌;四是坚定“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落实补贴一半展位费扶持政策,组织企业组团参加国际知名玻璃展,提升滕州玻璃市场国际知名度。
根据镇域总体规划和玻璃产业规划,未来10年玻璃小镇建成区将达到9.16平方公里,被列入了《山东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展重点。
记者手记:行走在流光溢彩的玻璃世界
玻璃,无色则晶莹剔透,加色则多彩多姿。走在滕州市鲍沟工艺玻璃小镇,记者仿佛穿梭在精心打造的“水晶宫”:产城高度融合,布局规划合理,行政区、生活区、工业区井然有序,沿街玻璃企业林立,产业集聚明显,建设格局整齐得能治愈“强迫症”。随便走进一家玻璃企业,看到一张张玻璃制品流光溢彩、一件件工艺产品巧夺天工,让人不由赞美惊叹,以为自己进入幻影重重的科幻世界或是绚丽多姿的童话王国。
目前,鲍沟已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以工艺玻璃产业发展为支撑的“工艺玻璃小镇”,并逐步提高产业聚集程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升服务专业成都、实现宜就业宜居住,一个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环境优美宜居、旅游服务发达的“四位一体”的一流小镇正悄然成型。
“欢迎远近的朋友来这里转一转,无论是合作还是投资,鲍沟镇都会让您满意而归。如果是单纯的想放松一下,看看我们的玻璃王国,买一件精美的工艺制品,那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