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庆云:石斛为魂打造绿色旅游康养特色小镇
鲁网12月13日讯 12月9日,山东省庆云县尚堂石斛小镇策划运营论证会在北京举行。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石斛小镇如何规划建设,石斛产业如何做大做强这一问题方案。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重推现代农业,狠抓特色产业,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在论证会上如此说。
以“特”为体做强石斛核心产业
“特色是小镇的灵魂,如果没有石斛产业做支撑,小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设立发展基金,全力把石斛产业做大做强,用特色集聚各种高端要素,力争3年突破50亿元产值。”庆云县长孙洪昌说。
目前,尚堂镇已完成了北斛DNA条形码认定,拥有“北斛”“沃森仙草”“僧斛湾”三个自主品牌,并制定完善《北方石斛行业评定标准》,享有北斛发展的主导权,向农业部申报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经批复使用。今年,该镇把铁皮石斛种在果树上,模拟出更适合石斛生长的仿野生环境,进一步改善石斛口感,中医药价值成为石斛小镇最具特色的卖点。
“正是看中了铁皮石斛的高效益和好前景,我们以山东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铁皮石斛种植为载体,积极发动当地农民发展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尚堂镇党委书记黄向阳继续介绍,石斛小镇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最大亮点是特色明显,归结为四个“特”,即产业特、功能特、形态特、机制特。
石斛为媒 打造农民致富新引擎
“现在,我能熟练掌握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明年,我打算自己承包个棚,到时挣得会更多。”12月6日,在沃森科技农业示范园大棚内,正在检查石斛长势的技术员张春芝说。43岁的张春芝是尚堂镇西郎坞村村民,在基地干了4年,打工收入加上土地流转费,她的年收入可达2万元。为让更多农户致富,公司培养了300名技术员,并计划建2000个大棚,由农户租赁或与公司合作种植,由技术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一个占地半亩的大棚年收入最高能达5万元。
目前,不少农民通过在公司打工或入股,发起了“石斛财”。公司建起200个石斛种植大棚,与周边6个重点贫困村签订精准扶贫帮扶协议,通过扶贫资金入股方式,两年来为贫困户分红60余万元。
实施“石斛+”战略孕育产业新动能
以石斛为核心,运用跨界思维,实施“石斛+”战略,加强石斛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拓展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美丽乡村等关联产业,打造石斛产业集群,培育产业新动能。
据介绍,未来5年,庆云县高起点规划,以铁皮石斛产业为核心,投资34亿元,建设集中草药种植加工、中医药贸易产业园、现代农业观光、健康养生体验、特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中国北方石斛小镇,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农业“接二连三”,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尚堂石斛小镇将围绕铁皮石斛产业这一核心内容,坚守生态良好、绿色发展理念,集聚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把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探索实施小镇、石斛产业主体、投资公司三方控股运营机制,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加速农业“接二连三”,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科学种植、精深加工、高端销售之路,力争把石斛小镇建成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全国闻名的特色小镇。(张秀葵 王凡存)(新华网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