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家圈镇:半年回首 “三引一促”更奋风帆

2016-08-05 10:13:00 来源:琅琊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沂水讯 今年以来,龙家圈镇按照县委“对标先进、高点站位、创新突破、定向赶超”的总要求,发扬“经济形势下行,但精神状态绝不下行”的拼劲和斗志,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内强外拓、发力赶超,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全镇工作取得良好局面。

  “三引一促”激发企业新动能。该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上主动沟通科研院校,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对下了解企业需求,穿针引线帮提升,带动了企业“二次创业”,实现了新一轮的升级发展。去年以来,该镇鲁洲集团先后引进A类、B类人才20余人,引进技术10余项,引进国际先进的废热回收和酶法制糖技术,对现有淀粉和结晶糖技术改造提升,将实现产品能耗降低10%,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镇共利用资金1.2亿元;引进A类人才1人,B类人才7人;科技成果转化11项,产学研5项,推动了全镇经济事业再上台阶。

  实施脱贫攻坚,七项举措奔小康。该镇严格落实上级精准扶贫政策,创新扶贫方式,全力推进“1+7+2”工作法,积极推动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龙湾新区建设、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农村改厕等措施夯基础、扩需求扶贫一批;发挥“富民生产贷”“富民农户贷”的支持作用,依托寨里村电商大楼资源,实现金融、电商脱贫一批;成立养老敬老理事会,设立孝心扶贫基金,实现扶老助老脱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活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与灵泉山旅游景区形成互动,发展乡村旅游推动脱贫一批;加强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五保、社会救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等政策的有效衔接,实现应保尽保;整合扶贫“雨露计划”“劳动就业培训”等,推广就业创业;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结对一对一帮扶实现脱贫。

  加快社区建设,改善民生有作为。该镇把建设农村社区、优化为民服务环境、提升便民服务能力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先后投资1860余万元,规划建设柴山社区。共建设安置楼 9栋184户,其中大龄青年安置楼152户,老年安置楼32户;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楼1栋,总建筑面积约19200平方米。另外还配套完善了文化娱乐、便民超市、医疗卫生、教育教学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了以社区中心村为圆点,以3公里为半径的社区便民服务圈、文化娱乐圈、经济发展圈、社会管理圈。

  积极发展电商,推动增收多渠道。该镇的寨里村作为粉皮生产、草莓种植的专业村,且位于城区,具有发展电子商务的产业优势和地利优势。龙家圈镇投资380万元,建设电商大楼一处,推动全镇电商企业聚集,实现了电商企业的办公便利、资源整合、经验共享。同时,利用电视台、报纸进行广泛宣传,吸引周边企业入住电商大楼,并积极帮助青年创业者创业,今年来共组织各类电子商务培训10余次,埋下了厚积薄发的种子。

  融合农业旅游,促进产业提内涵。该镇按照“龙湾新区既是一个现代化新城区,又是一个全域化大景区”的标准,打造“龙湾新区、如意龙湾旅游观光农业园区、美丽库区移民村落、灵泉山旅游景区”四大景区。坚持农旅结合思路,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投资1600余万元,打造占地3000亩的红鹤谷现代农业旅游园区;投资120万元,对园区内基础设施进行了高标准配套,并投资建设了灵泉塔、灵泉茅屋、五棵松广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使景区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联动互动,产生共促共进效应。

  发挥党建引领,营造发展新生态。为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该镇积极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龙湾新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该镇制定出台了《关于对社区(村)党员进行动态管理量化考核的实施方案》,对党员实行半年考评、年终总评,实现党员日常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徽一证一牌”、村“两委”集体学习结构化研讨等活动,不断加强村镇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用党的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促使全镇党员争做模范勇当先锋。 (姜昊成)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