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成僵尸园区“起死回生术” 关键在哪里?

2016-11-21 15:27:00 来源:和讯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一些工业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缓慢,有的园区标准厂房空置已久,缺乏企业进驻;有些企业厂房建了部分就丢空荒废;有些厂房建成投产后不久因为种种原因停产闲置。一些工业园区五年内产值降幅超三成。基层干部、专家指出,这些现象带有一定普遍性,当下急需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统一“体检”,从供给端着手改革,调整部分工业园区的发展结构,探索各要素的最优配置,改变部分工业园区的过度追求规模、盲目上马的现状,完善园区的管理和服务。那么闲置的园区到底该怎么办?怎样解决“僵尸园区”问题?

  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有效抓手。随着各地特色小镇建设的蓬勃出现,相关专家指出,过去的有些产业园区在升级改造,符合条件后将有望变为产镇融合的特色小镇。而这一现象在未来将成为趋势。

特色小镇成僵尸园区“起死回生术”,关键在哪里?
  

  特色小镇的大格局

  2016年2月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要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小镇。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鼓励各地区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

  可以说,最近陆续出台的从中央到地方各类特色小镇是国家关于小城镇建设政策的一个延续。

  事实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珠三角、长三角等广东、苏南、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涌现出一批以传统产业为核心的专业镇。

  但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上述专业小镇也逐渐显现出发展中的瓶颈,如:产业升级乏力,科技创新缺乏;管理体制落后,环境生态问题严重,城镇缺乏特色等一系列问题。

  而对于建制镇,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包括缺乏内生动力、缺乏扶持政策、重城轻镇的错误观念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也是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我国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使优质资源向上一级行政中心集聚,处于最底层的小城镇很难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张新平认为,过去的专业镇、建制镇的发展中过于笼统,而今天的特色小镇的特色之所以重点提出来,特就特在产业、环境等方面上的特色。

  张新平认为,特色小镇的重点除了在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之外,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未雨绸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再重蹈中国“大城市病”的覆辙。

特色小镇成僵尸园区“起死回生术”,关键在哪里?
  

  中国更需要发展小城镇

  作为产业专业镇、行政建制镇的“升级版”,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对于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

  2015年就较早提出特色小镇概念的浙江省,其特色小镇特征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产业上“特而强”,聚焦七大万亿产业及历史经典产业,各小镇围绕单个产业打造完整产业生态圈,培育行业冠军;二是功能上“有机融合”,特色小镇是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三是形态上“小而美”,特色小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均按3A或按5A景区标准来打造环境;四是体制上“新而活”,支持小镇开展各类改革创新实验和试点,机制灵活。

  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工程办公室常务主任陈运高认为,目前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两种形态:

  政府为主力的行政建制镇类小镇和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项目类小镇。两种各有优势。而共同需要的都必须是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专家团队介入和市场化的资本运作。

  陈运高表示,过去中小城镇的建设缺陷是大兴土木,极度浪费,不集约,由于城乡差距的拉大,成为新的历史包袱。今天,特色小镇的建设便是将小镇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这也符合未来城乡双向流动的趋势,不仅仅单纯是农民进城,市民下乡,而是共同进入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成僵尸园区“起死回生术”,关键在哪里?
  

  有些园区将有望转化为特色小镇

  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等因素为特色小镇也带来了发展机遇。一个乡镇外出务工人员往往集中在同一行业,随着农民工返乡增多,一些小城镇集中了一大批同一行业的熟练工人,从而具有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此外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使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宜居环境,环境好的小城镇正成为房地产开发和养老项目的首选地。

  高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和完善,也使得过去许多偏僻的乡镇一跃成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地区。根据住建部的调查,小城镇至特大城市的平均车程时间由上世纪90年代的4.5小时缩短到现在的2小时,至高速公路出入口缩短到半小时。

  赵晖认为,小城镇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这些不可移动资源。加之有原来的基础,加以提升完善,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两三年就可形成一个很好的小镇。

  陈运高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过去有些存在没有生活配套设施等缺陷的产业园区在升级改造,符合条件后将有望变为产镇融合的特色小镇。比如江苏宜兴,由于过去环保产业的集聚,目前其环保产业园区已经有3000多家环保企业,目前正在打造宜兴环境小镇。

  陈运高表示,园区和周边小镇融合后打造出一个功能齐全的特色小镇这一现象在未来将成为趋势。过去的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区有多年来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经验的优势,园区转化为特色小镇后,又解决了过去园区周边小镇产业小而散和园区抢资源的恶性竞争现象。“目前,究竟有多少园区有意愿转化为特色小镇的全国性数据亟待做出来供相关部门参考,这一数据非常有意义”。

责任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