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特色小镇需要“裁缝精神”
自今年7月国家层面提出加快构建特色小镇以来,各地正通过给补贴、给奖励、花重金等方式赶着投资建设各类特色小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对澎湃新闻表示,现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与初衷违背的地方。“特色小镇要打造更加要营造,要增长更加要成长,要试点更要示范。”
千镇一面,特色小镇变成了“照葫芦画瓢”,失去了“特色”的味道,这样的小镇除了劳民伤财,建起来的并不是特色小镇,而是一项项“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多了花哨,少了适用。
特色小镇建设应立足宜居、宜业、宜游、宜憩,要打造更要营造,要增长更要成长,要试点更要示范,而不是只有焕然一新的城镇面貌,而没有城镇发展的科学设计。
如果说小镇是一块“布”,那么建设特色小镇就需要“裁缝”拿出“裁缝精神”,留住美丽乡村的特色灵魂,让乡愁、乡味、乡音等依然是特色小镇的“根文化”,这样的特色小镇建设才能多一些“民味”,少一些“功利味”。
对于一名合格的裁缝来说,每一块布料都能在他的手上保持原味,散发不一样的光彩。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者来说,尤其需要这样的“裁缝精神”,能够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才能让每一个特色小镇别具一味。
推进特色小镇切忌“一刀切”,更不能对特色小镇进行复制粘贴,特色小镇既是改革创新的产物,又是承载历史,面向未来的基础,唯有用心打造,用心经营,才能让其真正地成长起来,让特色经久不衰。
责任编辑:石磊